2019年11月17日,成都石室天府中学体育馆内灯光雪亮,气氛热烈如盛夏。
主持人朗声宣布:“获得第四届‘中建·天府杯’西南区域职工篮球联赛冠军的是——中建七局代表队!”
如雷的掌声中,由中建七局西南公司球员担任主力的七局代表队登上领奖台,高举冠军奖杯。
一
时间飞快翻页。2021年5月20日,中建七局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见习生、轮岗项目一线的范晰尧取下安全帽,擦擦汗走出项目大门。同一时间,四川分公司市场部业务经理马鸿勋、王浩宇分别从出差地绵阳、简阳赶回成都。另一端,重庆分公司市场部执行经理靳峰、渝北小学项目综合管理工程师王晨曦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匆匆踏上动车。第二天,处理好现场生产事宜的重庆分公司世茂•照母山壹號三期项目工程部经理明民风尘仆仆出现在成都街头,同西南公司的队友及来自七局其他单位的球员们会师。
第五届“中建·天府杯”西南区域职工篮球联赛如期而至,他们即将披上战袍,重返篮球的战场。
这一战,不论是领导同事们,还是球员们自己,都抱着七局代表队卫冕冠军的强烈期待。时间紧张,各自忙于工作、许久未见的球员们争分夺秒磨合练习。
5月22日,联赛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盛大开幕,来自中国建筑西南区域19家单位的200余名球员拉高了整片区域的平均海拔,也让周末的校园充斥一股战意。
同事们拖来一面鼓,要给出战的七局球员增势助威,可到后面,他们连鼓都忘了敲——七局代表队连续4局大比分获胜,势如破竹挺进决赛。
直到他们在决赛遭遇了真正的劲敌。
篮球是一种挑战,永远有悬念。
二
决赛第三节,中锋范晰尧在猛烈的撞击中腰腹拉伤。身长2米、队内个子最高的他蜷缩着,缓缓挪到场边。安抚了着急关心的领导同事们,他拒绝休息,忍痛自己做拉伸。
尽管队内年龄最小,范晰尧也对打球受伤这种事习以为常。曾是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四川赛区冠军队员的他,高中时因为脚伤加腰伤,行动困难,一度对自己的篮球之路产生了质疑,是教练的鼓励让他恢复了信心。相似的经历在其他球员身上复刻,获过CUBA技巧挑战赛冠军的后卫王晨曦曾经左膝盖韧带严重撕裂,同为CUBA四川赛区冠军队主力的队长马鸿勋曾经右脚撕脱性骨折。如今在赛场上飞驰如风的他们已经历过数次蜕变,范晰尧也和队友们一样,懂得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那就是永不放弃。
更重要的是场上的情况。范晰尧缓慢做着恢复动作,视线始终黏在赛场内,脑中迅速分析着局势。
比赛一开始,七局的球员们就感受到一种压迫。对手中建三局代表队平均身高达到了可怕的1.95米左右,两个内线球员更是高达2.07米左右。这样一支高海拔球队经过专业教练训练后,几乎将“必胜”写进了眼睛里。退缩从来不在七局人的选择范畴,球员们向前一步,以更强打更强,一开赛就以激烈的对抗引爆全场。
火光闪电互相引燃,七局球员的熊熊斗志刺激了对手的血性,三局代表队将进攻强度快速拉高,在第二节打进两个三分球,将在第一节紧咬的比分一下拉开。
“打阵地战我们没有优势,必须防守反击!”队长马鸿勋当机立断。“加强防守,降低对方命中率;上对抗,阻断对方的传球线路,抢断后快速反击,外线有机会就大胆出手。”队友们达成一致。
战斗再次升级,一时间,场上仿佛被按了快进键,双方球员你来即我往,动作快到几乎出现残影。
遇强则强,这话对对战双方都适用。三局代表队的顽强抵抗和我方防守反击速度过快导致体力过度消耗、失误率增加,让七局代表队没能在第三节追回比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球权不断交替,时间不断流逝。
在其中一次对抗中,范晰尧受伤下场,下一场对抗又紧接着换了一个角度在他眼中上演。他看着队友挥汗如雨,不知疲倦,不知不觉加快了拉伸的速度。
篮球是一种热爱,热爱永不服输。
三
“每次比赛都希望拿冠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参加比赛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永远是冠军。”
“一旦开始就不能驻足。”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这是球员们曾经说过的话,但在决赛第四节,他们的信念已经不需用语言表达。
比赛最后一节,经历高强度对抗的三局代表队已经显出疲态,落后9分、同样疯狂燃烧的七局代表队却随时蓄势待发。球员们对视间,无声的默契里只有一个词:放手一搏!
前锋王浩宇成了飞人,奔驰间双脚离地、面目扭曲,快速抢断,突破层层重围为队友创造投篮机会;前锋靳峰任劳任怨,积极拼抢;性格憨厚的明民露出锋锐的一面,在篮下拼命造杀伤;后卫王晨曦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奔跑间不断提醒进攻和防守;中锋范晰尧重返赛场,成为篮板下不可突破的高墙;分卫马鸿勋带球跃上极限高度,奋力投篮……
倒数7分钟,马鸿勋在队友助攻下突入禁区,飞身上篮后与入筐的篮球同时坠地,砸出重响。
倒数6分钟,王浩宇顺利将球断下,长传给王晨曦,王晨曦带球连过四人,导给提前站好位的马鸿勋,马鸿勋不负众望,稳稳将球投进篮筐。
倒数3分钟,球在七局场上队员间来回传导,终于,战术执行成功,球稳稳来到篮下空挡的范晰尧手中,范晰尧起跳,上篮,得分。
倒数40秒,场上已经完全白热化,场外观众喊声破音,阵阵鼓声和心跳一起擂响,马鸿勋成功抢到防守篮板球,立即展开防守反击,从后场一条龙运球奔袭至对方篮下,在所有人收紧的呼吸中跃起——球进啦!
最后一节,七局代表队竭力追取8分,三局代表队在顽强防守下粒球未进。当哨声吹响,比分定格在28:29,七局代表队以1分之差惜败。
遗憾不可避免。“主观原因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失误了,没有抓住最后的机会。”比赛结束后,球员们纷纷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下次要更好。”马鸿勋总结。
篮球是一种磨砺,香自苦寒来。
四
团队合作总是需要情感或精神连接。马鸿勋和王浩宇大学时就是好友,和其他队友却是工作后才认识。大家来自不同的城市、岗位,只有打比赛时才会见面,一年最多相聚五六次,能够互为倚靠、高度配合,除了因为对篮球的共同热爱,还因为对中建七局文化的一致认同。
“‘砺进·共赢’是我们中建七局的核心理念,意思是砥砺前行,与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共赢。在工作和球场上,我们都会秉承这一核心理念前行。”马鸿勋解释。
王晨曦表示赞同:“赛场和工作都需要同一种品格,砺进·共赢,永远向上。”
因为同样的精神内核,马鸿勋等球员代表中建七局或西南公司获得了2018年“银企杯”,2019年“中银杯”“天府杯”“中建七局地产杯”“中建七局驻蓉三级单位联赛”等多个篮球赛事冠军。因为同样的精神指引,专业不对口的马鸿勋和王浩宇在导师的带领下很快适应了市场营销岗位;对项目工作完全不了解的范晰尧在前辈帮助下利用业余时间逐步克服专业壁垒造成的困难;中途进入建筑行业的王晨曦天天跟着工程部的同事跑现场实地学习,一点点熟悉业务知识……
穿上球衣,他们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奋勇拼搏;脱下球衣,他们在另一个赛场上携手共进、奋斗不息。
此时,篮球在他们心中,是一种象征。砺剑谋变,赢在未来。(魏会敏、夏承志)